第四十二章 北平军-《江山一瞥》


    第(2/3)页

    大宁七万北平军大破混邪三十万大军,这是亘古以来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此役之后陆家被景宗封为世袭千岁北阳王,成为了大宁朝开国以来第一位异姓王,从此混邪汗国再也无力侵扰大宁,大宁朝与混邪汗国在北境相持不下近百年的格局被打破,此后的天下,便是大宁朝一家独大的天下。

    此役之后,混邪汗国元气大伤,已然是日暮西山,最终于承平二十七年被草原上新崛起的元纥部落所灭亡,承平二十九年,元纥汗国再次进犯大宁,意图完成当年混邪汗国没有完成的愿望。

    然而这次,大宁内部出现了奸佞,在穆之寻和郑观的暗中相助之下,北境连丢十四州,不败战神北阳王更是中了元纥左贤王燕山护的伏击,殉国而死。

    燕山护的举动彻底惹怒了陆子羽在内的所有凛风关的北平军,那年冬天,两万余北平军尽数戴孝,弃关而出,在陆子羽的率领下,于同州城前大破燕山护麾下的十万大军。

    燕山护本人亦在乱阵之中被陆子羽一枪挑死。

    这……就是惹怒了北平军之后的下场。

    如果说北平军前两次的愤怒是来自于己方主帅阵亡所带来的,那么他们的愤怒似乎还没有到达到最顶峰,然而这次郑观丧尽天良的屠城行为,可以说是已经突破了北平军所能忍受的一切极限。

    屠戮手无寸铁的百姓……陆子羽无法接受。

    云州城内的惨叫声已经停了下来,在城中扎好营寨的郑观正在安排布置城防,他分出了一半的兵力在城外,一半的兵力在城内,以防止自己的大军被陆子羽的援军包围在城内。

    小小的城池无法使得十余万大军悉数发挥作用,把他们分散开以后就会有更大的作战面积,这样便可以发挥人数上的优势,这是郑观的想法,因为当年花承嗣败在他手里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没有发挥好兵力优势、及时分兵,从而导致了东远和明疆联军虽兵力众多,但仍不敌郑观率领的军队。

    可今日他着实不应该做出这样的安排,关键在于他对于北平军还是不够了解,面对战力骁勇的北平军,只有在人数上有着极大的碾压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当年混邪三十万大军都没能成功,更何况如今他这十几万新兵。

    云州城外,大批郑观的军队已经手持弓箭、劲弩把守在那里,只要北平军一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他们就有绝对的把握将他们射成筛子。

    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这些手持弓弩的士兵脸上的表情明显没有了刚刚的自信和从容,突如其来的大风裹挟着雪花从北边吹了过来,风力之大直吹得他们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

    可当他们再次睁开眼时,眼前的景象几乎让他们呆滞。

    映入眼帘的“北平”军旗如同天龙一般在空中盘旋翻滚,军旗之下,一排排手持银枪、赤衣戎甲的铁骑地正声势滔天地朝着自己的这边冲来。

    天兵下凡,无人能挡。

    “放箭!”劲弩营的将领大惊失色地连忙下令。

    齐刷刷地箭雨朝着冲锋而来的北平军飞去,手持弓弩的士兵满怀期望地注视着射出去的箭矢,因为如果这批箭雨不能有效地遏制住北平军的攻势,那么下一刻,就要轮到它们人头落地了。

    可当箭矢要接近冲锋而来的北平军时,这些手持弓弩的士兵眼中流露出的却是清晰可见的无助和绝望。

    所向披靡的北平军面对面前飞来的箭雨纷纷从战马上取出了数十斤重巨盾立于身前,完美地挡住了漫天而来的箭矢,随后他们手中的长枪又齐刷刷地朝着面前的敌军抛去。

    冲锋陷阵,左手持巨盾,右手抛长枪,这是每一个北平军将士都必须练会的一项本领。

    郑观手下那些可怜的士兵面对的是比箭雨更为致命的枪雨。

    锋利地长枪划破夜空,把那些士兵死死地钉在地上,呼啸而过的北平军迅速从那些人的身体上踏了过去,身手矫健的北平军骑兵从马上微微倾腰便再次拔出了那些刺穿敌军身体的长枪。

    碾压之势莫过于此。

    很快,城外的敌军被消灭殆尽,浩浩荡荡的北平军步兵紧随骑兵身后,带来了各种攻城器械。

    云州的城门再次被撞开的那一刻,陆子羽率领身后的千军万马第一个杀了进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