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还没打就跑-《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3/3)页

    8月20日,明清双方开始了一场炮战。

    明军这边虽然有三千多门火炮,但是大部分射程很近,真正有远程威胁的只有6门红夷炮。

    清军情况恰恰相反,小型火炮少得可怜,却有26门重型红夷大炮。

    等炮战开始,明军的炮兵阵地上,硝烟四起,震耳欲聋,炮声隆隆,但几千发炮弹,都落在清军营地的前方,真正能打到清军营地的,则只有6枚。加上炮手久疏战阵,校准手法很差,没有几发能中命中目标。

    徐敷奏当时就在现场,看到明军几千门炮齐响,声势逼人,最后只有六发打到清军营地,差点吐血。

    战前,丁毅让他出兵时,他也问丁毅,要不要带炮,丁毅反问他,你自己看着办吧。

    徐敷奏思来想去,决定不带。

    因为明军诸军都带了大量的炮,而且他感觉带着炮,跑路不好跑,没错,徐敷奏根本不打算帮明军好好打。

    他现在已经是丁毅的人了,于是徐敷奏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不带跑。

    事实证明徐敷奏有先见之明,明军一到大战,必有人跑,带了炮怎么跑的掉?

    徐敷奏选择是对了,但这样就害惨了明军。

    清军这边声势虽然不大,每次发射也只有26枚炮弹。但每一枚炮弹都能飞到明军的阵地,技术有差距,结果自然不同。

    明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本方红夷炮也被击毁了两门。

    此时清军趁着明军被牵制在松山,皇太极派出阿济格带奇兵突袭,拿下了附近的笔架山,夺取了明军的粮草。

    这下就搞笑了,清兵原本粮草都不多了,突然夺了明军粮食,明军反而没粮食。

    粮草失陷,明军上下陷入恐慌,此时他们只剩下了三天的补给,“因饷乏,议回宁远就食”。

    21日,洪承畴决定组织突围回宁远。

    当天明军主帅大帐内,诸将商议分兵突围,由总兵王廷臣带领左路明军突围,总兵马科带领右路明军突围,并让蓟镇总兵徐敷奏领兵断后,等到晚上7点左右,同奔宁远。

    得知消息,明军上下军心立马就不稳了。

    徐敷奏听的直摇头,这还没打几场就开始跑了,还好没带炮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