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闲话太妃-《圣手毒心:田园药医》


    第(2/3)页

    “吃饭的时候呢?”

    “这几天,找个理由,不陪娘吃饭就是了。”安意笑道。

    罗氏对安意突然弃暖手炉,戴暖手筒并没生疑。李嬷嬷却已看出安意的手受伤了,不过她并没有说出来。

    午后,李嬷嬷独自来了明珠阁,赏花大会已经结束,安意空闲下来了,该告诉她,有关唐绮年的事了。

    “姑娘的手怎么会受伤的?”李嬷嬷关心地问道。

    “回来的时候出了点意外,不要紧,过几天就会好的,嬷嬷不要告诉我娘。”安意道。

    “奴婢知道,奴婢不会说的。前些日子,姑娘让奴婢打听唐姑娘的事,奴婢已经找人打听清楚了。”李嬷嬷笑道。

    “嬷嬷坐下说话吧。”安意笑道。

    李嬷嬷告了座,香芹送上茶水,退了出去。

    “唐姑娘父亲是长乐伯第二位夫人所生,兄弟之中排行第五,在上林苑监做左监正。本朝的爵位分为四等,王、公、候、伯,长乐伯的爵位是降等承袭,到这一代唐家已没有爵位。”李嬷嬷知道安意来京没多久,对这些事肯定不知道,不厌其烦的详细说明,也是提醒安意,长乐伯一死,唐家的地位就会直线下降。

    “丽妃娘娘为什么不想办法保住唐家的爵位呢?”安意问道。

    李嬷嬷迟疑片刻,道:“丽妃娘娘并不得皇上宠爱,她是太后娘娘选中的,太后娘娘偏爱四皇子。”

    安意明白了,“唐家的情况,我知道了,唐姑娘本人如何呢?”

    “唐姑娘到是表里如一,只是……”李嬷嬷皱眉,欲言又止。

    “嬷嬷是想说,只是安唐两家要是联姻,也就等于安家站在了丽妃娘娘这边了,对吗?”安意把李嬷嬷要说的话补全。

    “对。”李嬷嬷目光闪烁,“奴婢说几句僭越的话,皇上正值壮年,一直没有动过立储的念头,宫中的几位娘娘都是名门之后,她们所生的几位皇子年纪相差不大,都有资格角逐太子之位。”

    安意沉吟不语,黄家这边还没摆脱,再扯上唐家,不会有任何好处,只会麻烦成倍,而脚踩两条船的安家会更加危险。就算唐绮年对安康的爱慕之情里有几分真情,但不可否认,这里面掺杂着算计。

    “姑娘,京中各府还有许多适龄的姑娘。”李嬷嬷道。

    “娶妻的是大哥,我不管这事了,就到此为止吧。”安意是看安康对唐绮年也有点好感,才会插手管这事,现在唐家是这样的情况,还是交由安康决定,若他非唐绮年不娶,那么一家人就共同进退。

    “大少爷人这么好,他一定会娶到一位好少奶奶的。”李嬷嬷笑道。

    “嗯。”安意对此深信不疑,“对了嬷嬷,你知道惇王太妃吗?”

    “这京中没有人不知道惇王太妃的,惇王太妃是辽东佟家的女儿,当年先帝替当时的惇王求娶她,可是太妃不愿意嫁进皇家,佟家婉拒了先帝。”

    “佟家的人好大胆,敢拒绝皇上。”安意道。

    李嬷嬷笑,“佟家是辽东大户,富可敌国。虽然佟家不愿结这门亲,可是姻缘是天注定的,惇王第二年去岭南办事,在路上遇险,多亏了太妃相救。两人同行回京,太妃答应嫁给惇王。两人成亲后多年无出,先帝就给惇王指了两个侧妃,惇王推辞不过,就接受了,可就在两个侧妃进门的那天,太妃丢下自请下堂的休书,离开了王府。”

    “做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安意对惇王太妃此举,非常赞同。

    “惇王爷抛下两个新人,满堂宾客,冲出城去找太妃。找了三年才找到太妃,可是太妃不愿回京,惇王爷也不回京,直到先帝把两个侧妃重新指婚,又承诺不会再往惇王府塞人,两人才重返京城。又过了几年,太妃有了喜,生下了现在的惇王。后来惇王爷为救当今的天子,受了重伤,太医们倾尽全力也没有救回惇王爷。”

    安意眸光一转,问道:“惇王爷和驸马爷卿轲谁更得皇上的宠信?”

    “这个奴婢不敢妄自揣测。”

    “惇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安意问道。

    “惇王少年得志,但是性子温和,身份尊贵,以前还掌有兵权,可是从未为难过什么人,谦逊有礼。只是有点好女色,他至今没娶正妃,府上却已有了七八个妾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