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胡杨悲啸》
第(1/3)页
乌兰山白雪观道长入云龙站在大门口,谦恭地说:“这件事让王大人费心了。”
大顺王朝中军府长史王祥祯抱拳道:“不客气,请道长放心。”
“王大人如有闲暇时间,请移步天闲观,好领教大人棋艺。”
“彼此切磋,何谈领教?”
入云龙微微一笑,拱手道:“贫道告辞,请大人留步。”
“道长走好,后会有期。”
王祥祯看着入云龙转身昂首而去,才进了府门。
入云龙道长的侄子罗世贵现今在制将军李岩账下做事,见李岩已经不再像往日那样,受大顺王李自成的信任宠爱,而天佑殿大学士牛金星却成了大顺王朝第一红人,不免心思摇动,想投奔牛金星,以便日后谋个好前途。
自从在天闲观见到王祥祯,入云龙心思活泛,便把这事说于清杨道长,请他从中帮忙。
当然,这只是入云龙为了掩盖来大顺都城长安的一个极为漂亮的借口而已。
今天早晨,清杨道长告诉他,其委托之事,已有眉目,于是,入云龙亲自来到大顺王朝中军府,拜见其长史。
当他把一张胡杨台白记银号发行的千两银票交于王祥祯时,这位中军府长史眼中流露出贪婪的目光,入云龙心中既鄙视又得意。
鄙视的是这位被清杨道长誉为人品端庄高雅的大顺官员,居然和大明官员一样唯利是图贪婪无耻,得意的是自己找对了人,不虚此行。
孙子曰,以虞待不虞者胜。
王祥祯不但笑呵呵地痛快答应了入云龙的请求,而且在交谈中,还不自觉地透露了许多大顺王朝的机密。
也许,这位大顺王朝中军府长史把眼前的这位道长,看做和天闲观的清杨道长一样,是一个跳出方外不染红尘的真正的出家人。
入云龙静静地听着,不时随和几句恭维话。
少顷,当他极为巧妙地说出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时,王祥祯略一犹豫,沉思起来。
入云龙又拿出一颗来自四川雪宝顶白雪观的硕大珍珠时,王祥祯双眼闪闪发光,双手把玩这颗罕见的珍珠良久,答应瞅中机会,向大顺王李自成上传大明锦江侯杨展的秘信。
走在大顺都城长安大街上,入云龙心情非常愉快,他没有料到事情如此顺利。
李自成仅仅占据了陕西,吏治就如此腐败,这样一个王朝,如何成就大事呢?
大明锦江侯杨展太高看李自成了。
想到这儿,他不仅摇摇头。
突然,前面传来一阵响亮的锣声,又夹杂着差役如狼似虎的吼叫声。
“闪开闪开,闲人闪开,牛老爷回府了。”
差役挥动皮鞭,尽力抽打行人。
行人纷纷慌乱地躲向大街两边,一时间,大街上人叫人哭,乱作一团。
入云龙方欲躲避,肩上冷不丁挨了一皮鞭。当下心头火起,飞起一脚,将那差役踢飞在地。
其余的差役见状,都气势汹汹地涌上前来,紧紧围住入云龙,欲厮打他。
入云龙立即拉开架势,准备一拼。
就在双方准备动手的那一刻,一顶六人抬得蓝尼大轿来到跟前,掀起轿帘,大顺王朝天佑殿大学士牛金星露出半张脸,厉声喝道:“住手,休得无礼。”
紧接着,大轿落停,牛金星在随从地搀扶之下,稳稳地下了轿,喝退差役,审视片刻,说道:“请问阁下是乌兰山白云观入云龙道长?”
入云龙虽已久闻牛金星大名,但从未见过其一面,如今见他客气非常,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好感,也客气地说:“正是在下。方才多有冒犯,请大人不要见怪。”
牛金星哈哈一笑,说道:“道长名满江湖,我和闯王早有接纳之心。今日不期而遇,深感荣幸。”
入云龙微微一笑,说:“惭愧惭愧。”
牛金星道:“请道长上轿,与我一起回府深谈,如何?”
自出家武当山以来,入云龙极少与官府来往打交道。对牛金星的热情邀请,他本想婉言拒绝,可心中陡地一转,大街之上,众目睽睽之下,拒绝大顺第一红人的邀请,极为不妥,只是其一。
其二,李自成攻占西安之前,曾经通过师弟玉中剑宋德恩,三番五次地邀请自己入伙,可都被自己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脱而去,今天正好遇见牛金星,不如探探其口风,再通过这个李自成的心腹之人,借机完成大明王朝锦江侯交付的重任。
虽然,王祥祯答应了此事,可从各方面来说,他毕竟赶不上牛金星在李自成面前说话有力有用。
于是,入云龙挽着大顺朝天佑殿大学士牛金星的手,堂而皇之地上了蓝尼大轿,大模大样地进入牛府。
吃过晚饭,牛金星邀请入云龙来到书房,笑着说:“今晚不见任何人,我与道长秉烛夜谈,如何?”
入云龙笑着点点头。
牛金星的书房既宽大又整齐,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经史子集,不一而论,很符合大顺朝天佑殿大学士的身份。
入云龙飞快地扫视一眼,说:“大人博学多才,令人佩服。”
牛金星略带得意地说:“从小到大,我是嗜书如命,想改也改不了了。”
“大人跟随闯王,多有筹划,颇见成效,大有子房诸葛之风采。”
这一句恰到好处的奉承话,说得牛金星哈哈大笑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