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既是洪武大帝现身。哪怕张相公薨命,也与国运无碍。以陛下行事,张相公之前诸般布置必当废弃,罪臣也好落得轻松。” 海瑞大笑道:“况且陛下并无容人之雅量,罪臣早晚也是要死的,如今心事了却,还不如早早去吧。” “以刚为主?你这从头到脚就一根直肠子!” “不过到有几分自知之明,也知道自己难当大任……” 朱元璋也有些难蚌:“先到外面跪着,朕和帝君见过张居正再来治你不敬之罪!” “罪臣多谢太祖陛下!” 海瑞也不含糊,大步走到院子正中,撩起衣袍一声不吭的跪在地上。 “……” 满院子人这才反应过来,也连忙跪在地上行礼。 “还真是卧龙凤雏人才济济……” 朱元璋叹了口气:“朕随林帝君进去,其余人候在外面,除了海瑞别人都起来。” “是!” “海瑞就是这般样子,陛下莫要太过气恼。” 林轩跟朱元璋并肩走进内门,笑道。 “哼!他说朕没有容人之量,朕还偏偏不跟他一般见识。” 朱元璋看了林轩一眼:“这海瑞……应该是清官吧?” “要按清浊之辩看,大明几百年,怕是找不到比这位更清的了。” 林轩点点头:“这老头本事是有的,就是清的有些过头,做件事情能把上上下下都得罪个遍。” 从当官的角度,这位海青天肯定是个好官,也确实有不少政绩。 疏浚河道,修筑水利,打击豪强,严惩贪官之类的行径比比皆是。 虽然海瑞觉得张居正是贪官,上书弹劾了好几次, 但他觉得一条鞭法是个好制度,也可以天天主动加班强令贪官退田还民,就连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徐阶徐阁老也一样下手。 作风正直清廉到了离谱的程度,弄得同僚都受不了,集体凑钱帮海瑞走门路买官。 某种程度上,这位也算是至人了。 “朕不喜欢贪官,但这样的清官嘛……” 朱元璋感觉很有挑战:“老匹夫以为朕要杀他,可朕偏要用好这老匹夫,让天下人知道我大明朝廷已是焕然一新了。” “太祖英明,微臣张居正叩见陛下。” 便在这时,一道甚是虚弱的声音从卧房响起:“将死之人,还可再遇故人,喜不自胜。” “儒道心血来潮,知前后,通鬼神?” 林轩信步走进卧房:“原本以为有明一朝,只有阳明先生等寥寥数人有此境界,不想太岳也跻身其中。” 卧室内侧是一张宽大的床榻,张居正靠在床头,眉目间笼罩着一层浓郁的死气。 但看起来精神尚可,比林轩想象中的要好上一些。 “子不语怪力乱神,我等作夫子学问,莫要曲解夫子本意。” 见到林轩走入,张居正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病入膏肓,起身颇为艰难,让二位见笑了。” “嗯,伯温也跟朕说过这所谓的大儒境界。” 朱元璋点点头:“到了这境界的虽然未必是好人,但总归是能把书读明白的,这世上也没几个了。” “其实夫子的本意,也未必如历代文人所想……” 林轩笑了笑:“我就不来狗尾续貂了,二位若有疑问,日后有空让夫子过来一趟便是,夫子对明宫收藏的永乐大典也甚有兴趣。” 夫子人肯定是不错的,但行事风格也有些耐人寻味。 也不知道这两人见到本尊,会不会觉得有点毁童年。 说起来古儒这一套仁义礼智信还是不错的,后世的官儒却越来越变味…… 仙剑位面林轩好几次看到夫子一边翻书,一边破口大骂。 “帝君结交的人脉还真是出人意料。” 朱元璋眉头扬起:“至于永乐大典么……,嗯,朕回去就修一部洪武大典。” “夫子也能来么?” 张居正微微一怔,苦笑道:“不才确实想亲耳聆听至圣先师教诲,但如今病入沉疴,积重难返,怕是没这个机会了。” “所谓医治不死病,若真是不治之症,那我也无能为力。” 林轩微微一笑:“但首辅身上压根不是病,还是有好转的机会的。” “嗯?其实我也怀疑被……被帝气反噬导致。” 张居正下意识的看了朱元璋一眼,苦笑道:“但钦天监监正来过,又找了几个道门高人,只能说我被死气缠身。但看不出这死气来历,亦是无能为力。” “你身上的死气确实不常见,但我之前还是见过一次的。” “应该跟气运有些关系,但未必是斩皇陵帝气导致的。” 林轩笑了笑:“我等本有事相商,既然张兄身体欠佳,我们便留在此地,等你身体康复,再商也不迟。” “也好。” 朱元璋点点头:“我此番将事情交代的差不多了,出来十天半个月还是不怎么妨碍的,但这边太过耽误,长平那边便顾不上了。” “不出数日,自见分晓。” “好!朕也好抽空去见见那群不成器的东西。” “二位肯留宿寒舍,实在蓬荜生辉。我如今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尚可,应该也能帮忙出谋划策。” 张居正迟疑了下:“敢问帝君,之前在何处看到这种死气?” “阎王殿,生死簿。” “???” “既然牵扯了生死簿的因果,那跟地府打打交道便可,也不算太难。” 林轩微笑道:“世上既有鬼神,夫子那句‘子不语怪力乱神’,自然得换个解释了。” 张居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