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胡杨悲啸》


    第(1/3)页

    一个漆黑的夜晚,胡杨台知府衙门温师爷收到了一张神秘的字条。

    飞镖穿着那张字条,流星般地划过脸面,硬硬地插在砖石墙上。

    屋内灯光飘忽摇曳,昏昏暗暗。

    温师爷闭目沉思,如老僧入定,任凭飞镖扇动的气流在室内盘旋回绕,嗡嗡作响,久久不散。

    力道充沛,内功深厚,镖锋凌厉,手法怪异,乃河北苍岩山福庆寺传人。

    离开此山此寺已经十多年了。

    今夜闻听镖声,心中已知有大事降临,绝对不能躲避。

    何人?何地?何事?

    温师爷苦苦思索着。

    半夜时节,他取下镖头的纸条,展开细读。

    读完,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来回走动,一宿未眠。

    天亮时分,温师爷应约来到胡杨台东面的龙潭大峡谷上方台。

    谷内寒风呼啸,胡杨挺立。台上白雪覆盖,寂寥无声。

    千年胡杨树下,一人身着白袍,负手而立,似在欣赏这难得一见的雪山美景。远远望去,人与山融合为一体,难以辨分。

    不过,这难不住具有鹰一样敏锐眼光的温师爷。

    在苍岩山福庆寺待了二十年的他,早已练就了一双黑白分明的千里眼。

    “温某应约而来,拜见阁下。”

    白衣人无动于衷,仍然背身而立。

    一股旋风从龙潭谷底狂飙而起,卷起千堆雪,冲进上方台,呼啸弥漫开来,瞬间笼罩千年胡杨。

    温师爷右手微扬,飞镖破空射出,挟伴冷风,直插白衣人后脑。

    白衣人身未转,头未回,二指微伸,硬生生夹住飞镖,冷声笑道:“十年了,震天雷闻理君的武功长进不小啊。”

    温师爷大吃一惊,怔怔地立在原地,心底顿时掀起万丈波涛。

    闻理君是他出家苍岩山福庆寺之前的俗家姓名,震天雷乃江湖绰号。

    “你到底是何人?”

    “你父亲闻天知,乃东林党后起之秀,天启朝谏官。由于弹劾万历帝宠幸的郑贵妃,与之结仇,又联络东林党人,借机又大肆攻击阉党,与魏忠贤结仇,被残害致死。为了躲避阉党追杀,你咬牙狠心,进了福庆寺,削发为僧。”

    “你还知道哪些?”

    白衣人哈哈一笑,背身而说:“十年前,你埋葬了师傅济慈大和尚,离开福庆寺,还俗出世,改名换姓,来到胡杨台。当时这里的知府是你父亲的学生,依仗这层关系,再加上能说会道,识文断字,进了知府衙门,当了师爷。”

    “你是如何得知这一切的?”

    “你来胡杨台不是为了当这个师爷,而是为了替你含冤而死的父亲报仇雪恨。为了达到杀死仇人,灭其家族的目的,你又勾搭上了满达子,既想借刀杀人,又想飞黄腾达,一箭双雕。”

    温师爷全身骤然生出一股寒气,如同白天见到恶鬼。饶是他见多识广,老谋深算,也不仅毛骨冷然。绝不能让此人再说下去了。

    他双臂疾展,几枚精钢袖箭凌空射出,正取其后脑背心,欲置其于死地。

    白衣人听音辨器,身形未动,白袍飞卷,一道天罡正气忽地喷出,与精钢袖箭在空中激烈对撞,发出清脆刺耳的响声。

    袖箭立马反转,饱沾剧毒的锐利箭头,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极速射向它的主人。

    温师爷没料到白衣人武功如此之高,竟然破了自己立威江湖的利器绝招。

    当下心中略微慌乱,脚尖轻点,鹞子翻身,躲过利箭。方站定身形,后腰紧绷,苍狼扑食,双手成掌,击向对方。

    白衣人陡然转身,移步前行,闪转腾挪,化解了来掌。左足虚晃,右脚扫地,撩起地上积雪,一记铁牛犁地,横扫对方双踝。

    温师爷就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旱地拔葱,跃至半空,力贯右臂,化掌为拳,砸向对手天灵盖。左腿微曲,共工怒撞不周山,恶狠狠地顶向对方前胸。

    白衣人双肘横隔,狮子张口,上架砸拳,下拦顶膝,腰随脚移,托枪担山,顿时化解开了对方这一鱼死网破的招式。

    温师爷此时血贯脑门,手脚并用,恶招叠出,一副我死你亡同归于尽的架势。

    白衣人见目的已经达到,纵出圈外,飞身来到胡杨树下,笑呵呵地抱拳施礼,道:“温师爷功力深厚,在下愿意认输。”
    第(1/3)页